依據歐盟施行的個人資料保護法,我們致力於保護您的個人資料並提供您對個人資料的掌握。
按一下「全部接受」,代表您允許我們置放 Cookie 來提升您在本網站上的使用體驗、協助我們分析網站效能和使用狀況,以及讓我們投放相關聯的行銷內容。您可以在下方管理 Cookie 設定。 按一下「確認」即代表您同意採用目前的設定。
臺灣曾以「水產養殖王國」美譽著稱,然而近年面臨極端氣候、水土資源限制、生產成本上漲、勞動力老化及技術傳承斷層等嚴峻挑戰,傳統養殖模式的產量瓶頸日益突顯。隨著能源價格波動、環境法規趨嚴以及氣候變遷帶來的挑戰,水產養殖產業正迫切需要推動綠色轉型,以提升競爭力並實現永續發展。
首先,在設備升級方面,以增氧系統為例,傳統增氧設備的能效普遍較低,而微奈米氣泡技術的應用,可將氧氣溶解效率提高80%以上,功耗降低約40%。配合智慧增氧控制系統,利用即時感測與AI演算法,實現動態調整,整體能耗再降低約30%。此外,水循環系統亦透過高效水泵及變頻控制技術,使系統效率由傳統70%提升至90%,節能效果顯著。此外,在能源管理系統導入方面,全面部署智慧電表進行設備級能耗即時監測,結合ISO 50001能源管理體系,透過定期的能源績效評估及持續改善機制,可穩定實現10-15%的節能效果。
再者,導入再生能源與創新養殖模式也是關鍵。漁電共生模式將太陽能板覆蓋率維持於30-40%,有效平衡光照需求與發電效益,每公頃年發電量約36-48萬度,且養殖產量提升約10%。此外,沼氣發電系統利用養殖廢棄物產生能源,滿足養殖場30%以上的能源需求。複合養殖模式(IMTA)則透過魚、貝與藻類的協同養殖,資源使用效率提高40-60%,同時降低環境負擔。
透過系統性的節能診斷,養殖業者可有效識別節能潛力,分階段導入優化方案;而政府提供的綠色融資工具及節能補助計畫,亦能有效緩解企業在轉型過程中的財務壓力。碳足跡核算與低碳產品認證則進一步協助產品進入高附加價值市場,參與碳權交易創造額外經濟收益。由實際案例顯示,位於雲林的養殖場,透過增氧技術、智慧能源管理平台、漁電共生及AI精準投餵系統,在三年內能耗降低42%、碳排放減少53%、每年節省能源成本約380萬元,養殖產量反而提升10%,投資回收期僅為2.4年。
放眼未來,臺灣農漁畜牧產業的綠色轉型競爭力將高度仰賴於能否成功擁抱AI等科技革新,為臺灣水產養殖業帶來一道曙光,開啟了邁向精準化、高效化與永續化管理的新紀元。2025臺灣智慧農業週暨臺灣國際漁業產業展以「打開新局」為主題 ,將於9月3日至5日在台北南港展覽館1樓隆重登場,匯聚20+國、400+家企業,展示超過2,000項創新解決方案,為亞洲規模最大且最全面的農業科技展覽。水產養殖產業應建立標準化數據平台,加強產學研合作,推廣相關經驗,推動產業朝向零碳、智能化與數位化全面轉型,達成環境與經濟的雙贏局面。我們誠摯邀請您,一同參與這場科技盛宴,攜手開創農漁業新紀元!
更多訊息
極端氣候已成日常,農業部於2017年啟動智慧農業推動工作,盼在極端氣候下穩定產量、降低人力,農業部桃園農改場輔導桃城蒔菜農業生產合作社導入溫室蔬菜智慧灌溉系統與省工機械,還有蔬菜生產排程系統,人力節省4成,產量提高2成以上。
氣候變遷帶來的「漸變」與「突變」雙重衝擊,使得傳統水產養殖經營模式面臨重大考驗,迫切需要透過智慧科技、節能技術與韌性管理來建構新世代的永續養殖場。
台灣蛋雞場每日產出大量雞糞,如何將這些廢棄物轉化為有價值的資源是畜牧業面臨的重要課題。根據現有研究與實踐案例,雞糞可通過多種方式實現資源化利用,主要包括製作有機肥料、生物能源轉換及生物處理等。
2023年夏季,臺南某養殖場在一個悶熱的夜晚,一夕之間損失了價值上百萬的石斑魚。這並非孤例。隨著極端氣候事件頻率增加,類似的災難正在全臺各地上演。聯合國報告指出,氣候變遷已使全球平均收入減少約19%,而水產養殖業則是受創最嚴重的產業之一。
因應美國對等關稅,農業部今天表示,金融支持加碼補助、強化冷鏈、加速加值轉型、取得國內外認驗證、擴大國內行銷、擴大海外行銷等3大面向的6大措施支持方案已在官網專區公告。
畜產與漁產的初級加工是將原料轉化為消費性產品供應鏈中的基礎環節。本報告深入分析影響2025年此領域設備市場的關鍵趨勢,包括:由勞動力短缺及效率提升需求驅動的自動化技術普及;藉由技術進步實現的設備精確性與永續性提升;以及日益嚴格的食品安全與衛生標準要求。
中華整場發展協會組團「農糧與飼料加工整合館」,每攤補助3.2萬,限量10席。
本報告深入探討了人工智慧(AI)在台灣農漁畜產業的應用現況與未來趨勢。分析顯示,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滲透到農業生產的各個環節,從提升作物產量和品質的精準農業,到優化水產養殖和畜牧管理的智慧系統,都展現出巨大的潛力。
農產冷鏈包裝市場正經歷顯著的快速成長,這主要受到都市化進程、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以及對易腐食品和藥品需求不斷增長的推動。報告強調了幾個關鍵趨勢,包括監測技術的創新(物聯網、人工智慧、區塊鏈)、永續包裝解決方案的激增以及保鮮技術的進步。了解不同農產品特定的儲存和運輸要求至關重要。
本次VIV Asia 2025,不僅讓我們深入掌握全球畜牧產業最新的發展趨勢,包括智慧養殖、動物健康、永續農業與數位轉型,更對東南亞市場的潛力與需求有了更全面的理解。展會呈現出東協地區在疫後快速復甦、人口紅利與消費升級推動下,對高效、低碳、科技導向畜牧解決方案的強烈需求。
台灣的乳品產業在確保國民營養與健康方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優質的生乳是生產安全且高品質乳製品的基石。隨著消費者對乳品品質的要求日益提高,以及產業面臨勞動力短缺和進口競爭等多重挑戰 (1),導入先進的乳牛飼養管理技術變得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