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歐盟施行的個人資料保護法,我們致力於保護您的個人資料並提供您對個人資料的掌握。
按一下「全部接受」,代表您允許我們置放 Cookie 來提升您在本網站上的使用體驗、協助我們分析網站效能和使用狀況,以及讓我們投放相關聯的行銷內容。您可以在下方管理 Cookie 設定。 按一下「確認」即代表您同意採用目前的設定。
推動氣候智慧型農業 迫在眉睫
隨著極端天氣變得更加強烈和頻繁,農業適應氣候變遷是減少農作物損失和對抗全球飢餓的關鍵,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和確保糧食安全,被認為是本世紀最大的挑戰。
「112年雲林縣政府智慧農業創新事業補助計畫」開始申請了,從10月18日至11月24日止,歡迎有意願建置或擴增「智慧農業」科技相關設備、有明確需解決或改善問題以提升農業生產技術的農民可提出計畫書申請,個人申請智慧農業設備最高補助30萬元,個人與學術研究單位、設備業者聯合申請智慧農業創新事業示範計畫最高補助100萬元。
台紐經濟合作協定將在2025年生效,屆時紐西蘭乳品將可零關稅進口台灣。農業部長陳吉仲今天與台南酪農座談表示,農業部設定國產生乳占總需求量9成為目標,推動各項永續政策。
為接軌國際、永續經營,農委會因應萊豬獲准輸入,編列養豬百億基金推動現代化;迄今終於有678棟豬舍採最新設備、約占1成,驅動力來自新世代接手推進,若預算用罄將再向行政院爭取。
家禽舍改建補助方案出爐,農委會公布補助方案,飼養未滿5萬隻家禽的傳統開放式禽舍改建升級為「非開放式」可申請補助二分之一,補助上限450萬元,改建為「密閉水簾禽舍」可補助二分之一,補助上限為1,000萬元,預計4月1日受理農民申請。
陸地養殖移至海上箱網,海洋牧場成趨勢
將陸地養殖移至海上箱網養殖,打造「海洋牧場」已成趨勢,不用出海捕撈也能吃到海水魚,陸地可回歸做其他利用,節省了淡水資源,減少碳足跡及災損,友善的養殖環境降低養殖業對環境的衝擊,達成永續經營的目標。
氣候變遷議題近來受到重視,世界各國家已明確訂定減碳目標,永續農業也受到矚目。傳統農機大多使用柴油,是農業碳排主要來源之一。為響應淨零碳排,各國鼓勵農民使用減少碳排的電動農機。電動農機亦有低噪音、低震動、低廢熱與容易啟動的優勢,若能使用太陽能或風力等再生能源為農機充電,更能達成節能減碳。
無抗飼養已成風潮,台灣跟上了嗎?
動物在非治療的情況下,可使用抗生素替代物質如植生素、中草藥、益生菌或酵素等保健食品來打好健康根基。動物和人類一樣,消化腸道顧好身體自然健壯,下痢情況變少,屎尿少有臭味,更可減少環境污染。不再使用抗生素,能避免微生物產生抗藥性,有助於維護抗生素的有效性,且免於藥物殘留而能保障食安,全球已意識到抗生素帶來的危機,歐盟已在2006年全面禁止,美國也嚴加規範,台灣目前仍有九項抗菌類含藥飼料添加物可合法使用,但無抗養殖已成風潮,台灣緊跟上腳步。
著力促進水產品精深加工工業發展
越南水果出口保持大幅增長勢頭
肉品分切的兩大神器-刀具與磅秤
現今大部分肉品分切加工廠均有自動化分切設備,但在肉品細部分切的工序上,仍須仰賴人工徒手分切,此時刀具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適合的刀具可減少人工切肉的時間和力道,減少手部的職業傷害,能提高工作效率,也可讓肉品沒有損傷,有高品質的市場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