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歐盟施行的個人資料保護法,我們致力於保護您的個人資料並提供您對個人資料的掌握。
按一下「全部接受」,代表您允許我們置放 Cookie 來提升您在本網站上的使用體驗、協助我們分析網站效能和使用狀況,以及讓我們投放相關聯的行銷內容。您可以在下方管理 Cookie 設定。 按一下「確認」即代表您同意採用目前的設定。
還認為餐桌上鮮甜美味的海鱺,都是漁船出海捕撈的嗎?海上箱網養殖也可提供產量、品質穩定的海水魚。所謂「海上箱網養殖」是指在海上利用固定構築的圍網體,在一定範圍水體內飼養大量水產動物的養殖法,具有不使用陸地水土資源,單位水體生產力高等優點。海上箱網利用海水養殖,所養殖之魚類與天然海水魚相似,可以做為近海漁撈之外,另一個海產來源。海上箱網養殖最重要的設施是圍網體。網體可能會因為海上漂流物或沿岸土石沖刷而造成毀損。此外,因長期放置於海面下,藻類或其他海洋生物容易附著於圍網體,造成水流交換不良,容易優養化及爆發疾病。
元祥金屬工業提供金屬圍網體,解決箱網養殖網體的各種問題。元祥金屬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創立於西元1979年,主要為生產銅合金線產品有黃銅線、磷青銅線、洋白銅線、矽青銅線及放電加工用電極線。近年來更整合銅合金製造技術,開發出全新材質的箱網體,在「水產養殖」取得相當的成就。
元祥金屬的銅合金複合網衣具有較佳的延展性及韌性,可提升網具有效養殖容積、減少網衣破損,降低洗、換網頻率,以及因洗、換網時所造成的養殖魚死亡。此外,銅網衣可散發低劑量銅離子,抑制藻類附著,降低細菌、寄生蟲孳生及魚病感染率等問題。低劑量銅離子還可以促進生物免疫及再生功能,不只使養殖魚更加健康,更讓養殖海域生態更豐富。銅網衣可100%可回收再利用,達到友善環境、永續養殖的目標。
更多訊息
臺灣的即食農漁產品及機能性食品市場正經歷快速轉型與成長,主要由現代消費者對便利性、健康及永續性的高度需求所驅動。在供應鏈方面,政府與民間企業正大力投資於自動化加工技術與全國性冷鏈物流體系,以解決勞動力短缺問題、提升食品安全與品質,並強化外銷競爭力。
台灣水產養殖產業是其漁業經濟的核心,2019年產值已達新台幣375億元,佔整體漁業產值的40%。面對極端氣候、勞動力短缺與國際市場競爭等挑戰,台灣政府正投入大量資源推動產業轉型,聚焦於「漁電共生」與「智慧養殖」兩大主軸,為國際設備與技術供應商創造了龐大的市場機會。
台灣禽類產業在畜禽產值中占有重要地位,2022年家禽產值約568億元,約占整體畜禽產值的28%。家禽主要包括蛋雞、有色肉雞、白肉雞及土番鴨等,蛋雞飼養密度最高,2022年底蛋雞存欄約4,522萬隻,有色肉雞約2,674萬隻,白肉雞約2,409萬隻。2022年雞隻屠宰供應量達3億9,240萬隻,鴨隻約3,661萬隻。
臺灣畜牧產值每年約達新臺幣1,858億元(110年數據),約佔農業總產值的34.6%。在畜牧業中,毛豬產業位居首位,是臺灣農業經濟的重要支柱。2019年養豬業直接產值達709億元,占農業產值13.77%,而整體養豬產業鏈產值更高達1,500億元,相關從業人員約60萬人。
極端氣候已成日常,農業部於2017年啟動智慧農業推動工作,盼在極端氣候下穩定產量、降低人力,農業部桃園農改場輔導桃城蒔菜農業生產合作社導入溫室蔬菜智慧灌溉系統與省工機械,還有蔬菜生產排程系統,人力節省4成,產量提高2成以上。
氣候變遷帶來的「漸變」與「突變」雙重衝擊,使得傳統水產養殖經營模式面臨重大考驗,迫切需要透過智慧科技、節能技術與韌性管理來建構新世代的永續養殖場。
台灣蛋雞場每日產出大量雞糞,如何將這些廢棄物轉化為有價值的資源是畜牧業面臨的重要課題。根據現有研究與實踐案例,雞糞可通過多種方式實現資源化利用,主要包括製作有機肥料、生物能源轉換及生物處理等。
2023年夏季,臺南某養殖場在一個悶熱的夜晚,一夕之間損失了價值上百萬的石斑魚。這並非孤例。隨著極端氣候事件頻率增加,類似的災難正在全臺各地上演。聯合國報告指出,氣候變遷已使全球平均收入減少約19%,而水產養殖業則是受創最嚴重的產業之一。
臺灣曾以「水產養殖王國」美譽著稱,然而近年面臨極端氣候、水土資源限制、生產成本上漲、勞動力老化及技術傳承斷層等嚴峻挑戰,傳統養殖模式的產量瓶頸日益突顯。隨著能源價格波動、環境法規趨嚴以及氣候變遷帶來的挑戰,水產養殖產業正迫切需要推動綠色轉型,以提升競爭力並實現永續發展。
因應美國對等關稅,農業部今天表示,金融支持加碼補助、強化冷鏈、加速加值轉型、取得國內外認驗證、擴大國內行銷、擴大海外行銷等3大面向的6大措施支持方案已在官網專區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