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歐盟施行的個人資料保護法,我們致力於保護您的個人資料並提供您對個人資料的掌握。
按一下「全部接受」,代表您允許我們置放 Cookie 來提升您在本網站上的使用體驗、協助我們分析網站效能和使用狀況,以及讓我們投放相關聯的行銷內容。您可以在下方管理 Cookie 設定。 按一下「確認」即代表您同意採用目前的設定。
電費為養殖漁業主要生產成本之一。尤其在夏季,為因應高溫、急降雨造成水質驟變,需使用增氧與抽水設施來穩定水質;颱風期間,長時間的強降雨造成臨時性的緊急抽水需求,這些都是常見的大量用電。根據統計,養殖漁業電費約占總生產成本二至四成。雖然這數字會因養殖種類而有所改變,不過電費實為養殖漁業最沉重的成本之一。
為了改善水產養殖業大量用電的問題,許多廠商針對增氧設備及魚塭管理系統提出不同面向的節能方案。蘭芯,也是其中一員。蘭芯系統成立於2019年,以開發節能變頻軟硬體解決方案為目標,希望提升台灣工、農、漁、牧業自主可控技術。成立之初即專注開發用於農漁牧業高效節能馬達的智能變頻器,相較於其他物聯網控制系統只能做設備開/關控制,蘭芯推出的獨家智能變頻器不需透過主機(IPC/PLC),可自行按照智慧排程運轉達到更高節能效益、簡化設備維護。經由智能變頻器群組布建,即可形成完善的物聯網雲端控制系統,做整場域及跨場域的智慧化升級。獨家智能變頻器現已完成許多產品應用,例如大功率BLDC負壓扇、養殖增氧機、節能空調變頻方案等。近兩年來,蘭芯投注心力於養殖漁業軟硬體方案,已全部進入量產。
智能增氧機是蘭芯應用在智慧養殖的初階產品,可以透過手機遠端遙控、調整轉速及設定排程。智能增氧機採直流變頻馬達,搭配塑鋼減速機,最長可達300公尺馬達布線。在節能方面,蘭芯智能增氧機在2020年取得成功大學綠色產品檢測實驗室的節能效率認證,與傳統水車相較,可省下40-45%的耗電量。
蘭芯智能養殖雲端系統則為全方面智慧整合系統,可進行遠端操控、智慧排程、狀態監控及異常回報,使養殖智慧化,協助漁民提升養殖管理效率、節省人力及災害預防。此系統整合蘭芯自有軟體,可遙控增氧機、投料機、抽水機等多種養殖設備。運用智能養殖雲端系統APP可以設定群組、進行設備群組化管理及聯動控制。此外,還有智慧排程控制模式,支援各設備定時、計時、定值設定及動態運轉調整,節電效果更明顯,最高可達到60%的省電量。用戶可依情境作排程規劃,在夜間採高速轉動,增加溶氧量;白天調成低速運轉,活化水質,創造優良養殖環境。
導入蘭芯智能養殖方案,可輕易達到智慧、省工又節能的產業升級需求並順應政府推動農業淨零碳排。期盼透過智慧化養殖,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整體產值的同時達到節能減碳,促進產業升級、環境永續發展。
蘭芯系統已完成大面積(超過30甲)、高密度養殖場域佈建,其中不乏高經濟養殖場,像是鰻魚養殖場全區採用蘭芯智慧節能系列產品。此外,還有泰國蝦養殖業者,總共7台水車用量,其中5台去年更新為蘭芯智能高效水車(增氧機),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省下超過55%用電量。由此可見更換智能增氧機對於節電有立竿見影之效。
更多訊息
極端氣候已成日常,農業部於2017年啟動智慧農業推動工作,盼在極端氣候下穩定產量、降低人力,農業部桃園農改場輔導桃城蒔菜農業生產合作社導入溫室蔬菜智慧灌溉系統與省工機械,還有蔬菜生產排程系統,人力節省4成,產量提高2成以上。
氣候變遷帶來的「漸變」與「突變」雙重衝擊,使得傳統水產養殖經營模式面臨重大考驗,迫切需要透過智慧科技、節能技術與韌性管理來建構新世代的永續養殖場。
台灣蛋雞場每日產出大量雞糞,如何將這些廢棄物轉化為有價值的資源是畜牧業面臨的重要課題。根據現有研究與實踐案例,雞糞可通過多種方式實現資源化利用,主要包括製作有機肥料、生物能源轉換及生物處理等。
2023年夏季,臺南某養殖場在一個悶熱的夜晚,一夕之間損失了價值上百萬的石斑魚。這並非孤例。隨著極端氣候事件頻率增加,類似的災難正在全臺各地上演。聯合國報告指出,氣候變遷已使全球平均收入減少約19%,而水產養殖業則是受創最嚴重的產業之一。
臺灣曾以「水產養殖王國」美譽著稱,然而近年面臨極端氣候、水土資源限制、生產成本上漲、勞動力老化及技術傳承斷層等嚴峻挑戰,傳統養殖模式的產量瓶頸日益突顯。隨著能源價格波動、環境法規趨嚴以及氣候變遷帶來的挑戰,水產養殖產業正迫切需要推動綠色轉型,以提升競爭力並實現永續發展。
因應美國對等關稅,農業部今天表示,金融支持加碼補助、強化冷鏈、加速加值轉型、取得國內外認驗證、擴大國內行銷、擴大海外行銷等3大面向的6大措施支持方案已在官網專區公告。
畜產與漁產的初級加工是將原料轉化為消費性產品供應鏈中的基礎環節。本報告深入分析影響2025年此領域設備市場的關鍵趨勢,包括:由勞動力短缺及效率提升需求驅動的自動化技術普及;藉由技術進步實現的設備精確性與永續性提升;以及日益嚴格的食品安全與衛生標準要求。
中華整場發展協會組團「農糧與飼料加工整合館」,每攤補助3.2萬,限量10席。
本報告深入探討了人工智慧(AI)在台灣農漁畜產業的應用現況與未來趨勢。分析顯示,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滲透到農業生產的各個環節,從提升作物產量和品質的精準農業,到優化水產養殖和畜牧管理的智慧系統,都展現出巨大的潛力。
農產冷鏈包裝市場正經歷顯著的快速成長,這主要受到都市化進程、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以及對易腐食品和藥品需求不斷增長的推動。報告強調了幾個關鍵趨勢,包括監測技術的創新(物聯網、人工智慧、區塊鏈)、永續包裝解決方案的激增以及保鮮技術的進步。了解不同農產品特定的儲存和運輸要求至關重要。
本次VIV Asia 2025,不僅讓我們深入掌握全球畜牧產業最新的發展趨勢,包括智慧養殖、動物健康、永續農業與數位轉型,更對東南亞市場的潛力與需求有了更全面的理解。展會呈現出東協地區在疫後快速復甦、人口紅利與消費升級推動下,對高效、低碳、科技導向畜牧解決方案的強烈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