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歐盟施行的個人資料保護法,我們致力於保護您的個人資料並提供您對個人資料的掌握。
按一下「全部接受」,代表您允許我們置放 Cookie 來提升您在本網站上的使用體驗、協助我們分析網站效能和使用狀況,以及讓我們投放相關聯的行銷內容。您可以在下方管理 Cookie 設定。 按一下「確認」即代表您同意採用目前的設定。
農委會表示,近3年將投入新台幣270億元打造韌性農業,包含挹注13.09億元照顧農村弱勢族群950萬人次,強化農水路及防災等占221.39億元,及提升養禽產業等占33.76億元。
專家觀選/盧虎生:農業政見 要看執行力
各政黨提的農業政見綱要大同小異,都是正在發展中的社會問題,以及解決農民、農地、農村、整體農產業競爭力的策略;或許,用ChatGPT也可寫出不錯的政見,但差別在於「執行理念的堅持」與「有效的執行力」。
外海箱網養殖有較大的海域空間,且多養殖高經濟魚種,是農委會漁業署重點輔導產業,但外海養殖管理受到氣候風險挑戰,餵養也要耗費人力相關成本,漁業署委託海洋大學開發智能化箱網養殖技術,可在颱風侵襲期間「沉箱」避災;精準投餵餌料,節省人力及時間成本30%以上;「箱網設備預警系統」可偵測洗網及破網時機,「魚群監控分析系統」監測魚隻行為變化,確保健康,更能避免魚貨損失。
臺灣要於 2050 年淨零碳排,各產業都需要減碳。不過,農業減碳有什麼優勢?中華氣候變遷暨農業發展學會舉辦研討會,農業與氣候專家分析指出,低碳農業不只能促進環境永續,也讓農業面對氣候衝擊時不會損失產量,降低耕作風險,還可以販售碳權,提升產業價值。
農業部評估 逾200多項農產品受影響
推動氣候智慧型農業 迫在眉睫
隨著極端天氣變得更加強烈和頻繁,農業適應氣候變遷是減少農作物損失和對抗全球飢餓的關鍵,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和確保糧食安全,被認為是本世紀最大的挑戰。
「112年雲林縣政府智慧農業創新事業補助計畫」開始申請了,從10月18日至11月24日止,歡迎有意願建置或擴增「智慧農業」科技相關設備、有明確需解決或改善問題以提升農業生產技術的農民可提出計畫書申請,個人申請智慧農業設備最高補助30萬元,個人與學術研究單位、設備業者聯合申請智慧農業創新事業示範計畫最高補助100萬元。
2023第三屆動物精準營養國際論壇(The 3rd Animal Precision Nutrition lnternational Forum Taiwan 2023)由中國畜牧學會、世界家禽學會台灣分會主辦,於2023年8月30日在臺北南港展覽館一館4樓401會議室舉行。
本次論壇秉承過去兩屆的理念,旨在透過精準的飼養方法,實現生長效益的提升以及減少碳排放,以實現「永續」的目標。誠摯邀請國內外相關領域的學者、組織和企業,一同分享與精準營養相關的研究和成果,共同努力實現養殖業的永續未來。
台紐經濟合作協定將在2025年生效,屆時紐西蘭乳品將可零關稅進口台灣。農業部長陳吉仲今天與台南酪農座談表示,農業部設定國產生乳占總需求量9成為目標,推動各項永續政策。
為接軌國際、永續經營,農委會因應萊豬獲准輸入,編列養豬百億基金推動現代化;迄今終於有678棟豬舍採最新設備、約占1成,驅動力來自新世代接手推進,若預算用罄將再向行政院爭取。
家禽舍改建補助方案出爐,農委會公布補助方案,飼養未滿5萬隻家禽的傳統開放式禽舍改建升級為「非開放式」可申請補助二分之一,補助上限450萬元,改建為「密閉水簾禽舍」可補助二分之一,補助上限為1,000萬元,預計4月1日受理農民申請。